文章来源于北京周报 ,作者尹康
在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一幢古朴的小黄楼里,旗袍大师李侃正拿着皮尺为客户进行定制旗袍做最后的修正工作。在工作室的一角,立式衣架上挂满了裁剪好的成品旗袍。“这里有典型的京式旗袍、也有改良款旗袍,各式各样的旗袍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女性穿着。”李侃介绍道。
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,被称为“韩裁缝”的韩俊峰创立了 “双顺京式旗袍”,由此,以“端庄、古朴、大气”著称的京式旗袍闻名于世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2007年,京式旗袍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名录,而李侃则是其第四代传承人。
李侃并不经常看电影,但是王家卫导演拍摄的《花样年华》她却反反复复看了好多次。李侃说,影片中旗袍给女性带来的柔美韵味值得反复品味。“旗袍是中国人的传统服装,也是中国服装文化的代表之一,不管今天的服装市场怎样被国际大牌占据,不管年轻人再怎么喜欢另类新潮的款式,这些服装都不应该被遗忘。它们代表着中国服装文化不可磨灭的传统,不该只出现在影视剧和博物馆里。”李侃说。
李侃为记者介绍各式各样的旗袍款式(《北京周报》记者 尹康摄)
1978年,21岁的李侃被分配到当时的北京市人民服装厂(现在的红都集团)做女红学徒。“那个时候我们一起分配到红都集团的有180多人,从那天起,我一直在这里工作到了今天。”李侃说。学徒师满后,她转入生产车间,成为制衣工。由于李侃制衣功底扎实、心细手巧,在一次公司的技能考核中,她脱颖而出,得到了职业上的晋升。1992年,李侃离开了生产车间,拜旗袍大师杨淮芝为师,正式学习京式旗袍的手工制作技艺。
京式旗袍凝练端庄,矜持大方,看上去线条简单的衣服,制作技艺却是相当讲究。以旗袍上的盘扣为例,盘扣的花样就多达上百种。制作工艺从盘、绣、滚、镶、拼、镂均是手工完成,一点都将就不得。李侃一边展示成品旗袍一边给《北京周报》记者讲解:“定制旗袍实行一人一版、一人一款的制作过程,全身上下要求量体36处,细致到锁骨、肘部。量体裁衣之后还要经过两到三次的试衣、修正肥瘦、长短等。一件手工制作的旗袍,最快也得半个月才能完成。”
伴随新中国走过70多年的红都集团(尹康摄)
由于定制旗袍时间久、价格高,曾经在市场上遭到过“冷遇”。但是,随着近年来老百姓收入的增高和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看中,加上红都集团紧随时代、进行企业改革,大力发展百年高级成衣定制业务,李侃的京式旗袍制作扬名在外,各类订单纷至沓来。2009年她获得了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称号,被誉为中国“最会做旗袍的高级技师”之一,曾为多位国内外政要夫人和社会名流量身定制旗袍。回望过去的40多年,李侃说:“是热爱与执着让我坚持到了今天,我很享受精心设计、用心裁剪,最后制作出客户满意的成品,这整个过程。”
虽然继承的是一项传统技艺,但在技艺创新和用料突破方面,这位传统技艺大师却一点儿都不保守。她突破了旗袍的直线裁剪方法,在不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,吸纳了当季时尚界流行的裁剪方法,对旗袍进行设计和裁剪的研发。
在用料方面,她不拘泥于传统面料,选材创新大胆:选用棉素花布制作,穿着朴素大方;选用丝绸、织锦缎一类制作,可作迎宾、赴宴的华贵服装;选用深色的羊绒或丝绒制作,不仅能表显现出女性身材的优美,展现庄重、雅致的风度,还能兼顾保暖。
此外,她还在旗袍的盘扣制作技艺上进行了创新:她结合国画中工笔花卉与写意的技法,设计出多种花形,搭配在旗袍上,使之增添光彩。李侃说:“现在我们的顾客越来越年轻化。例如,很多人会选择定制旗袍,在婚礼上穿着。所以,我们也要与年轻人积极地沟通,参考他们的想法,制作也要迎合他们的需求。”
各式各样的盘扣(尹康摄)
对李侃而言,她不仅希望在工作中接到很多年轻顾客的委托,更希望年轻人可以加入到旗袍制作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之中。
“前些年,好多我们的老师傅相继退休,真正了解和掌握传统旗袍制作手艺的人越来越少,这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。有一些年轻人干了两年觉得枯燥,收入不理想,就改行去其它品牌做设计、做销售,有的甚至都不在服装行业干了。”她有些遗憾地说道,“不过近些年来,随着国家大力倡导‘工匠精神’,传统技艺再次得到重视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,很高兴他们能为传承中华文化尽一份力。”
自2008年来,李侃一直坚持带徒,她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,分别为他们制定培养计划。她还把自己从业以来年所遇到过的人体体型系统地分类,总结特点,并根据实际情况,将旗袍各种款式的裁剪方法逐一对徒弟进行传授。“做了一辈子的旗袍,我的责任是传承下去。”李侃眼中满是坚定。